Year
2019
Team
動態自造實驗室
Media
16m x 16m 建築投影空間.
2019
動態自造實驗室
16m x 16m 建築投影空間.
16m x16m 巨大L型沈浸式互動常設光雕,透過新媒體藝術轉譯臺灣史前文化,牽引出建築本體的考古隱喻。影像從科學、自然與社會的不同角度切入探討人類與環境的複雜依存關係,千年過程中文化積累與衝撞,以光影重塑空間量體並延續文化的時間尺度。
聲音設計則由自然環境、人聲、鼓聲、合成器,交織出壯闊且衝擊的音景,分別自空間中八聲道喇叭播放,配合場域特色蛇紋岩壁面所產生的殘響空間,呈現聽覺的層次與立體感。整合基準位移追蹤偵測系統(Fiducial Tracking System)、紅外線光學即時動態偵測與特殊空間殘響設計等多種感測技術,每次展演中觀者們的身形、移動軌跡和相對距離將產生影像及聲音的即時變化。
從視覺、聽覺到身體感,創造多面向的感官體驗,使作品呈現有機多變的面貌。暗示人類對於探索與移動的慾望,蔓生出當代文化的多樣性。作品透過影像、聲音、特殊場域與不同感測技術的巧妙融合,構築出全新的感官環境以呈現獨特的時空感性。在觀者參與介入下,以光音作為載體共同描述關於這塊土地持續進行中的文化敘事。